川普心心念念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终于通过了,在2025年7月4日美国的国庆日,川普将如愿以偿在白宫签署这项法案。该项争议极大的法案能够得以通过,背后一位关键“反对者”居功甚伟——那就是埃隆·马斯克。
一、川普为何如此看重《大而美法案》?
2025年7月3日,美国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的最终版本。该版本在参议院修订基础上进行了若干关键调整,以确保特朗普总统在7月4日签署法案前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
对川普而言,《大而美法案》不仅是一项财政政策,更是一场政治“压舱石”,被视为是他第二任期的“立法皇冠”,这项法案的通过,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他后续执政具有重大意义:
1、经济信号:通过减税与财政刺激,向基层选民传递“复兴美国制造”的强烈信号;
2、政治地盘清扫:借削减福利与其他拨款,打击民主党长期耕耘的地区以及环保、社会福利等领域。举个例子,《大而美法案》移民执法与遣返经费总体拨款预计为1700亿至3500亿美元,由于蓝州对驱逐非法移民持怀疑和抵制态度,因此这笔拨款的绝大多数,是红州有而蓝州没有的,至于拨款到位之后红州当权者怎么花,那当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3、联盟整合测试:法案通过难度极高,民主党全力反对,共和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最后运作成功,需要极其复杂和高超的操盘能力。
4、家族利益:懂得都懂,不展开了。
二、“反对者”马斯克,功不可没
很多人认为,马斯克在通过《大而美法案》过程中,扮演着“头号批评者”,他称这项法案为“令人作呕的怪物”、“政治自杀”。但回顾整个过程,他的角色未必如表面所呈现的那样。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此前的《川普和马斯克决裂这出戏,演给谁看?》一文中已经有过分析。
如今尘埃落定,我们可以对此进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问大家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马斯克为什么要激烈反对这项法案?
如果你的答案是:因为《大而美法案》反对并削减“绿色能源补贴”。那么恭喜你,马斯克的演技已经成功地欺骗了你。因为这根本不是此项法案最核心的问题,我们让ChatGPT帮忙统计了一下,此项法案通过以后受益或受损的人群:
很显然,这个法案真正的核心就是减税与削弱福利,说得再直白一点,其实质上是“劫贫济富”,而作为全球首富的马斯克本人,无疑是法案的超级受益者之一,更重要的是,法案中提出的放松监管、政府效率提升等,也是与他长期倡导的目标相一致的。
至于电动车政策,早在2024年马斯克支持川普重返白宫之际,就已经清楚知道其对新能源政策的立场,但却依然坚定为川普站台,现在突然以此为由激烈反抗,怎么看都有点矫情。
但不管怎样,大多数人认为马斯克是因为电动车补贴方面利益受损而反击这项法案时,马斯克表演的这出戏,算是大获成功了!在此,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个细节:当法案在参议院以51票对50票涉险过关,且在众议院面临很大的危机时,马斯克并未“乘胜追击”,反而主动降调,他在X平台上写道:“这件事很容易激化升级。特别、特别容易。但我现在要克制。”
这不是马斯克的退让,也不是克制,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大众:假戏不能真做。
三、马斯克为何要“反串”?
其实,马斯克对《大而美法案》的高调反对,恰恰是推动它顺利通过的“催化剂”。他的操作背后有三重用意:
1. 转移焦点,避实就虚:他刻意将外界舆论引向“绿色能源补贴被砍”,淡化法案“劫贫济富”的本质,将民众愤怒引流至环保领域,避开中产与低收入阶层的直接抵触。
2. 吸睛效应,掩护主力通过:马斯克与川普的“争执”成为媒体焦点,反而使民主党的批评声在舆论场中被“淹没”。大众被两位亿万富豪的“口水战”吸引,无暇深入解读民主党对法案的实质反对。
3. 为反对者提供“心理缓冲”:马斯克“扮演反对者”,替体制外的批评者“代言”,减轻共和党内部的压力,并可能通过“组党”“挑战初选”等动作,吸纳疏离选民、稳住社会边缘情绪。
如果说川普是负责政治分赃的“总导演”,那么马斯克就是社会舆情的“带节奏者”。两人一个在白宫敲槌,一个在X平台上“反串”点火,表面针锋相对,实则互相掩护。而在这场大戏中,受伤最重无疑是民主党,不仅政治上、经济上损失惨重,更是因为马斯克的搅局,让他们原本就不够强大的反对声音,也被严重干扰和稀释了。
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配资APP排名,可靠配资开户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